事实OR捧杀
引言:近日,Frost &Sullivan企业公开了2024年全球科技动向报告。该报告中指出:2024年,我国将成为超级机器人大国。同时,业内人士预计,在未来的10年至15年,我国也将会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地位。
全球知名咨询服务企业Frost &Sullivan近日公开了2024年全球科技动向报告。该报告指出,明年中国将成为壹个“超级机器人”大国。
Frost &Sullivan在报告中称,虽然在机器人密度方面中国还落后于一些工业发达民族,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。2024年,随着“人类和机器人”比例的继续进步,中国在机器人领域将发挥其极大潜力,让竞争对手“触不可及”。
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现在10月曾公开报告称,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.8万台,同比增长12%。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累计6.67万台,占全球份额1/4以上。这已是中国自2024年起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。
实际上,关于机器人取代人力导致失业的话题,近年来在国内舆论界数不胜数。毕竟和传统人力相比,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在于效率。从成熟的焊接工人的成本来看,工业机器人按十年运用寿命折旧(含维护费用)来算,在同样的效益下,工业机器人成本还将低于人力成本。
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,目前就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规划。据悉,日前富士康已经部署超4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力,富士康昆山工厂已裁员6万人。这些机器人工人已经在郑州工厂、成都平板工厂、昆山和嘉善的计算机和外设工厂投入运用。有消息称,富士康“机器换人”规划正在加速,每年都将会有上万机器人被投入运用。
富士康的这一举动,顺应了政府鼓励和推动中国制造走给智造的意图。昆山市最近就正式下发《关于加快昆山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进步的若干政策意见》,大力推进该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进步,加快形成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新优势。根据《意见》,企业转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顶尖可获1000万元补助。
有业内人士预计,在未来10年至15年,中国仍将继续保持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地位。根据当前的目标,中国规划到2024年实现每年机器人产量达到10万台,培育3家以上龙头企业。届时,中国将跻身全球10大工业自动化民族之列。
不过,目前难题的决定因素是机器人的局限性太明显,一方面是,在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方面特别有限,也就是说,机器人当前只能胜任简单机械的流水线操作。其次是,机器人操作欠缺灵活性和精度,本身的维护成本高。另外旧的机器人很容易由于新的生产线的优化而被淘汰。
在2024年全球科技动向报告中,Frost &Sullivan还预计,明年基于人工智能(AI)的个人智能助理(Google Assistant、Siri和亚马逊Alexa)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;增强现实(AR)技术将走进B2B应用;无人机在快递市场迅速普及,而2024年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;太空寻觅市场继续火热;第一款级别3(Level 3)自动驾驶汽车(可完全自动驾驶,但必要时需人为干预)上市。
(转载)